##EasyReadMore##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20100130 Bella Center (幫忙辦事處的台灣旅展)

剛到CPH的交換生,要記得趕快去拜碼頭! 
我到第一天就馬上去駐丹麥台北辦事處報到了,
接待我的還是一名會講中文的丹麥女孩,很親切
然後很幸運遇到麗玲小姐, 也很幸運遇到那個禮拜六日遇到丹麥國際旅展,
有機會去幫忙,也認識一些在丹麥的留學生( 台灣人在丹麥真的好少 )





















早上在車站(S-tog  Hvidovre)等車, 離宿舍走路5min
綠色B線  往 Holte是市區方向,

























Bella Center 其實就是類似台北世貿這樣,
大家就算在冷冷的天氣還是都跑出來湊熱鬧 :D



































這裡的計程車可都是雙B呢,好像總裁才能搭的樣子....lol






























售票處, 成人要 85kr, 我是工作人員不用付錢,  耶 ^ ^y























台灣的攤位, 其實蠻一般的(看第二天就知道其他國家的華麗程度,哈)
 不過可以抽華航來回機票,還算小有人氣,
工作人員有一位太太是台灣人的丹麥人,
其他都是留學生或是住在丹麥的台灣人過來幫忙,
才剛到異地就可以跟同鄉聚在一起真好~



























Daniel   跟我好談得來, 而且丹麥話呱呱叫,
剛開始不認識, 我以為他是丹麥人呢























現場的刊物, 大部份是英文,
我們翻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有很多地方好玩,
還有些疑似大家都充滿疑問的神祕景點 XD

這個工作就邊做邊學, 真的是靠嘴砲功力了,
把自己知道台灣哪裡好玩推薦給丹麥人,
我覺得丹麥人都很親切, 知道我們多數只能用英文回答,
他們也很耐心用英文詢問, 好險有去年的工作經驗,
馬上把對客人的專業度拿出來用 (實在是騙吃騙吃)
整個旅展亞洲參展國家數不多,
我想對丹麥人來說,亞洲還是太遠了點,
所以我們一有人來詢問,就趕快幫他們惡補地理位置,
然後就把台灣好山好水好所在都推薦出去,
看完了觀光局編制的DM,
我覺得辦個活動讓愛玩的大學生來寫個推廣台灣旅遊計劃,
絕對會超瘋狂,超特別....不過也只是想想(想到旅行文學的瘋狂花園夜市)


幫忙結束後,辦事處也超大方, 給我們110kr的餐券,
吃的可開心了,期待第二天囉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IDS- International Design Semester

來到丹麥快滿兩個月了,生活也開始步入軌道,現在就好好來整理,
我在這裡的種種生活,因為是拿政府的錢,千千萬萬人民的納稅錢,
來這裡讀書,備感壓力(是嗎?) 當然先來介紹我在這裡上的課,

但我截至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上賊船了...嗚嗚嗚........Kidding!  ...kind of

有些課程大綱上寫的東西,其實在這裡並沒有實踐,
例如最後的專案是跟丹麥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RASA)
的學生一起合作,其實是幌子(心碎)

因為IHK哥本哈根理工學院,本身是理工專長,所以這裡的課程多是
工程取向,這點我可以了解,學點不同領域的東西也挺好的,
而且這裡的課程走向,很重產品流程,專案計畫,
我想小良應該會極力推崇大家來這裡磨練一下,

課表如下




















這是我這學期的課表,寫的非常清楚,哪個禮拜有哪些課程,
這裡沒有所謂的必選修,因為我修這個學程表示學程所有課我都得上.

灰色部分是必到的課,所謂的Lecture,會有老師在場講課指導
AMM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with Materials 進階材料製成
CSM --- CAD & Solid Modeling   電腦建模
INDES --- Industrial Design  工業設計

以下的課老師雖然會到場但是只是看看小組需不需要協助,並沒有課本上課
(有時候老師也不太會出現,或者告訴我們他在哪裡,有問題就直接找他)
DS --- Design Support  設計指導
ES --- Engineering Support   工程指導

小組時間,其實這有點類似我們的產設時間,小組自己約定好時間,
在時間內做自己組內的專案(老師不介入)
GWT --- Group presentations/discussions


這樣一看,會發現時間很彈性,這裡的上課時間就分上下午,
上午 8:30~12:00  下午12:30~3:30

我來這裡上課的感覺是,老師的作用他們放較少,在雲科我們上產設時,
每個禮拜老師都會不斷雕我們的構想,要把我們雕到最好,
這裡產設就是小組時間,反而在組員中學習比較多,
因為是來自不同領域,而且我們的CAD課程,老師還蠻出包的,
(但是他還是有他的專業)
有時候還會搞個失蹤,要我們看講義自己做練習,
因為老師作用變小,變成這個學習是要自己主動,
在雲科以前上CATIA 悟非講得好辛苦,但睡的睡, FB的FB,(我自首)
成效,往往只在最後衝刺的那幾個禮拜,想想我們真的很幸福,
老師什麼都幫我們準備好了,
這裡,老師不在,就自己來,反而因為每次上課大家一定都會動手練習,
老師頂多只講一個案例,就說同學自己做做看,有問題再提出來,
同學間討論,加上老師針對問題解答,每次做一點,效果反而比較好,
我想這就是西方教育跟我們不同的地方,難怪台灣老師越練越強,
同學學一個忘一個...真的有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AMM  David的課,是個充滿活力的老杯杯,帶著濃濃英國腔


























Anders   很紳士的老師,負責處理IDS大小事,這是我們IDS的教室

























剛開始的第一個禮拜,有一堂Team Building,
超有趣的一堂課,大家分好組都不太熟,
老師要我們每個組,自己自創一個遊戲,大家玩得很high
































還被拱上去自我介紹   lol

























大家的感情越來越好了  :D



若來這裡是以學設計為目的,可能會有點失望,
因為課程都非設計取向,沒有任何課程在教你造型,
產品語意,設計分析...

但是在這裡認識的朋友,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
絕對是一個難忘且精彩的經歷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報到手續

今天的目的是要去辦好報到手續,我拿的是長期簽證,以交換學生身分,
我雖然拿到簽證但是還沒有拿到黃卡(yellow card)
一張包含有醫療險的卡,
也會註冊有負責我的醫生,它也具有身分證的功能,
因為學校安排給我的宿舍在Rebæk Søpark,要根據我之後住的所在地,
到管轄那區域的National Register Office報到,

















上網查好路線圖  Rejseplanen  這個是來丹麥必用的路線圖,
詳細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我打算搭1A公車,中央車站附近的站牌過去


















紅色就是我的路程,因為我月票還沒橋好,先暫時買2 zone 的票卡,




















下面已經被我用了兩個,其實我應該要用3 zone票卡的,
因為起站位在 zone 1然後經過 zone 2再到到站zone 33,總共經過三站,
不過我貪小便宜,不然用2zone卡來回要四次才行,好孩子不要學阿,
被抓到罰很重的,我之後有到車站去把月票搞定,
直接把5 zone的月票卡買起來,
這下子要去哪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搭到Arnold Nielsens Boulevard 後,走了一段不短的路才到達,
拿了號碼牌等一下後就到櫃台辦理,我遇到一個很nice的帥哥 :D
跟他講好我要來報到後,再把"學校入學許可"和"住宿合約"."護照"
交給他,就開始教我填單子,要記得把家裡的地址英文版準備好,
我忘記帶到,只好憑印象寫,誰知道"日"的羅馬拼音是什麼阿...
這位煙斗桑很可愛,我每填完一個,他就會說一句"supper",
套大熊老師一句話,supper就是"家讚"的意思啦,
丹麥話跟德語有些字似乎是相通的,
然後很順利又快速的就辦好,實體卡我現在還不會拿到,
之後才會寄到宿舍給我,但是號碼已經知道了,耶~

有另外再跟他詢問,我想延長簽證的事.但他們好像也不太清楚,
因為那好像是領事館的事,但是有給我地址,
之後再去確認看看囉,一定要加簽成功!!

回程路上大雪紛飛,好險今天有全副武裝







































公車站牌,很乾淨,雖然我覺得他名稱標示的不清楚,
字很小不太明顯,但比台灣一個看板上東貼一塊西貼一塊好很多.
這點可以參考學習,不過我想是它們班車變動不大,
公車號碼直接就作成整體的看板,
看來它們應該是覺得這東西要用個5.60年來的,

















也有雙層巴士喔





















公車內部,這點我到覺得統聯勝出,
一樣有到站螢幕顯示,但是統聯有聲音提醒,
這樣不是坐前座的人也可以知道現在在哪






以上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只是當下的衝動

哈囉, 你好嗎

這個blog是來記錄我慢慢完成心願的過程,
交換學生這件事我在大一時, 有找過資料, 也慷慨激昂了一陣子
當初對IHK(哥本哈根理工學院)懷有幻想,
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因素, 而且本人能力欠佳而作罷,

但是某天(大二下2009)跟遠在IHK當交換生的Claudia
(資管碩班學姊,托福班戰友)搭上線,
然後就在無預警的情況下, 我決定申請看看,
先打電話跟爸媽請示,當然前提是我能拿到獎助學金,
本來我還很戰戰兢兢的想好要怎麼說服爸爸,
沒想到爸大概知道這女兒管不住, 就答應了, 老爸你真懂我!
當下決定時距離獎助學金申請日大概剩兩星期,
準備的過程真的壓力大道我快崩潰!
因為要準備的文件太多了, 而且公文會跑到死,
不過我只能說我很幸運, 加上媽媽也了解我個性就是急,
叫我不用緊張, 一件一件把事情辦好, 也好險大一時的成績還能看,
給萬來伯跟阿房寫推薦時, 資料都有備好, 然後系上的手續,
也因為某些因素, 奇妙的由阿房老師一路審查順利過關,
交件前幾天看到那個章路喀喀喀的蓋下去, 心裡不知道有多感動,

等東西交出去,心中就想,賭賭看吧,畢竟到6月底才會公佈結果,
我會在後續寫申請時的相關要點,
當初沒有Claudia給我中肯建議我可能會抱頭大哭吧,
所以我也要好好把這些流程寫下來讓大家好好乘涼,
不過想拿公家機關的錢, 就要有跑公文跑到死的覺悟,
要處理的瑣事很多, 但是這就是要踏往國外的第一步!
訓練自我的對事處理能力, 各位! 跟阿啾一起為了錢而奮鬥吧